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新佛洛依德學說之重要學者

新佛洛依德學說之重要學者及其主張如下:   

1.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兒童早期經驗重要,但社會互動作用、權力(power)及超越(superiority)的需求是激發個人向上努力的重要動力。   
2.艾利克森(Erik Erikson, 1902~1979):人類一生的發展歷程可分為八個階段,這些階段是社會心理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危機,若能順利化解則可獲得良好適應;反之,則產生心理危機或衝突。艾利克森的發展危機論說明了:

(1)教育對人的重要性(人格的發展是社會文化環境的產物)\

(2)幼年教育環境的重要性(人格發展是循序漸進的)。
 
3.弗洛姆(Erich Fromm, 1900~1980):自我(ego)不僅是本我與超我之間的調節者,且主動尋求統整、愛與自由。   
4.杭妮(Karen Horney, 1885~1952):兒童從父母的交互作用中產生基本焦慮(basic anxiety),由於企圖減低基本焦慮而產生各種不同的適應方式。  
5. 榮格(Carl G. Jung, 1875~1961):於一九一三年與佛洛伊德決裂,自創「分析心理學」(analytical psychology),認為:(1)個人潛意識與集體潛意識合而支配人的行為;(2)人格發展由自我實現之內在潛力所引導;(3)人格發展有外向及內向 兩種型態。   
6.蘇利文(H.S. Sullivan, 1892~1949):提出「人際關係論」,認為:(1)人格發展受到個人需求與人際安全需求所影響;(2)人格形成是由於人際間之社會情境不斷互動的結果。


19.在人格發展理論的學者中,下列何者比佛洛依德(S. Freud)更強調文化在養育與塑造 兒童或成人發展中的重要性?
(A)榮格(C. Jung)
(B)羅吉斯(C. Rogers)
(C)蘇利文(M. Sullivan)
(D)艾瑞克森(E. Eriks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