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

美學-各人物統整


來源 : http://www3.nccu.edu.tw/~mujinc/conference/4-2.pdf

()、柏拉圖(Plato)

美育教學乃是感情陶冶,其在理想國的教育規劃中,體認到美感教育的重要,使學生能潛移默化(楊深坑,民77)

()、赫爾巴特(J.F.Herbart)

美育教學乃是情緒陶冶或感情陶冶,以美感的陶冶來完成人格教育,透過美感展現,確立美感的理解(楊深坑,民78)

()、裴斯泰洛齊(J.Pestalozzi)

美育教學乃是情緒陶冶或感情陶冶,認為兒童的美感能力,乃是源於直觀能力的培養和重視(楊深坑,民78)

()、席勒(Fr. Schiller)

美育教學乃是品味美感或習性陶冶,認為透過品味與美感的教育才能使得人類的感性與精神和諧發展(馮至、范大燦,民78)

()、鮑加登(Baumgarten)

美育教學乃是品味美感或習性陶冶,認為美感教育所探討的包括一種知識模式,美感教育有認知的意義層面(楊深坑,民78)

()、亨帝希(M.V. Hentig)

美育教學乃是品味美感或習性陶冶,認為美感教育在透過美感教材符號系統之理解,發展掌握世界之能力(楊深坑,民78)

()、蔡元培:

美育教學乃是品味美感或習性陶冶,認為美感合美麗與尊嚴,能藉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李雄揮,民68;聞笛、水如,民78 )

()、哈柏特里德(Herbert Read)

美育教學乃是透過藝術的教育認為要透過藝術由外而內地啟發兒童的美感(呂廷和,民64)

()、羅恩菲爾(V. Lowenfeld)

美育教學乃是透過藝術的教育認為兒童能經由繪畫的創作,啟發兒童的美感(王德育,民64)

()、馬登福(W.J.Madenfort)

美育教學乃是透過藝術教育或藝術教育,美育教學的主要媒介是透過藝術作品,增長其美感(楊深坑,民78)

(十一)、史密斯(R. A. Smith)

美育教學乃是透過藝術教育或藝術教育,認為美育是教導兒童理解藝術作品的方式(Smith1992Efland1992)

(十二)、艾斯納(E.W. Eisner)

美育教學乃是透過藝術教育或藝術教育,認為兒童的藝術形式通常是用於傳達或表現其美感觀念與能力 (郭禎祥,民80Eisner1992)


補充

阿德勒曾說:「事物被稱為美時,可能指其具有令人讚賞之美,或是令人愉快之美,因為這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意義,所以美既有客觀性也有主觀性。麻煩的是,這兩種向度的美並不一致。」
愉快的美,其愉快感受是當下立即的;而令人讚賞的美,可能需要思維或知識才能進一步領略,這種快樂與否,是屬於個人的感受,其主觀性成立。

30.「美感判斷」係為教育企望培成的核心能力之一,其既有主觀性也有客觀性,阿德勒(M. Adler)曾對此提出下列哪兩種「美」來說明之?
(A)心情恬適的悠然之美;崇敬莊嚴的壯闊之美
(B)心情恬適的自然之美;崇敬莊嚴的社會之美
(C)立即滿足的物理之美;需知識領略的心理之美
(D)立即滿足的愉悅之美;需知識領略的讚賞之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