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5日 星期一

古體詩、近體詩、詞、曲的比較


※古體詩、近體詩、詞、曲的比較

古詩
近體詩


時間
漢魏六朝



異稱
古體詩
今體詩
樂府、詩餘、倚聲、長短句、曲子詞等
樂府、詞餘
源流
*古詩受樂府詩影響而產生。
*五言詩成熟於班固〈詠史〉
*七言詩成熟於曹丕〈燕歌行〉
*先絕句,後律詩。
*五言律詩格律完成於沈佺期、宋之問。
*七言律詩格律則成  於杜審言。
*盛行於唐
*由詩演化而來。
*起源於唐,推衍於五代,大盛於宋朝。
*詞發展至南宋,趨於典雅,北方金、元俗曲,遂應運而生
*盛行於元、明
體製
*字數不定,四言、五言、七言為主。

*絕句:四句
*律詩:八句
*排律:八句以上
*小令:58字以內
*中調:5990
*長調:91字以上
*散曲:
小令(一曲)
散套(合一宮調諸曲)
*劇曲:
雜劇(北曲)
傳奇(南曲)
句法
句數不限
五、七言
長短句
長短句
字數
不限
絕句、律詩一定,分五、七言,排律不限。
一定
不定,可加襯字[1]
入樂
不入樂
不入樂
合樂
合樂
襯字




科白



散曲無、劇曲有
平仄
平仄不嚴
分平仄、仄聲不分上去入
分平仄、仄聲分上去入。
北曲:平上去
南曲:平上去入
用韻
可換韻
平聲韻,不可換韻
*仄聲分上去入。
*平仄皆可,可換韻
★格律較近體詩嚴
散曲、雜劇不可換韻;傳奇可換
題目
詩題多曲詩前數字,與詩旨無關。
詩題即詩旨
詞牌與詩旨無關,詞牌下另有題目
散曲多在曲牌下附題目,雜劇末有題目、正名
風格
溫婉
莊重開闊(詩莊)
柔媚婉約(詞媚)
俚俗淺白

[1] 襯字是在規定字數之外所增加的字,不拘平仄、不拘多少,但多添增於句首、句中,不可加在句尾,因為句尾常要用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