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

伊利希(I.Illich)

伊利希以為社會制度化下的教育,使個人與環境交往的關係,走上了被動、消極及過度的依賴制度。
非學校教育(deschooling):
乃是不要將個人的學習活動,過分地依附於社會機構或社會組織或學校。讓生活在社會中的個人,重新建立起個 人與環境間的新教育關係。
伊利希強調非正規教育,即將個人所接受的教育,希望能由下列四種方式滿足之;   
1.提供資料服務;將學習的資料不要完全交由學校提供;個人可以從圖書館、實驗室、農場、演示室取得。   
2.交換技術、技能;社會中有意願提供技術者,開列其名單、項目、條件、地址,使有意學習者可以前往學習。   
3.共同學習者的組合,形成合作性的學習伙伴。   
4.教育人員提供服務;開於教育人員服務之名單、項目、條件、場所,以備有意者接洽。   
伊利希的構想是減少人們對正規學校教育的依賴性,藉此喚醒人們一個應有的認識:即自動、自發的學習,遠勝過學校教師強迫的教學方式。另外,值得注意的 是在本書內容中,伊利希多次提到學校教育中尚蘊涵著「潛在課程」。伊利希不希望大量投資的公共教育經費,竟收不到預期的成效。顯然,正規學校教育是否為最 佳學習的教育制度,已經成為人們需要省思的一個重大問題。

整理:


四種教育網路
1)教育資源的諮詢服務
2)技能交換
3)同儕組合,合作學習
4)專業教育家,提供諮詢

A Illich批判學校之形式教育主張解構學校UII (deschooling),並提出四種不同的學習網絡(learning webs)讓學生容易取得教育資源,以下哪一項不在四種學習網絡之中?
(A)政府資源提供的服務
(B)提供教學用工具和器材的服務
(C)同儕/同好配合
(D)技藝交換。


C 伊利希(I.Illich)在非學校化社會(Deschooling Society)一書中提及教育革新成功與否,取決於能否進行雙重方向的轉變,此雙重方向為?
(A)「政府確定教育願景」及「教育基層從現場實踐並提出改善建議」
(B)「確立明確教育目標」及「提供教育改革資源」
(C)「確定教育研究新方向」及「對正在形成的反主流文化所體現的教育方式取得新的理解」
(D)「了解教育革新的背景與原因」及「革新過程進行溝通與實踐機制的建構」


B 伊利希(I. Illich)曾著有《非學校化社會》一書,其主要理念為:
(A)去除各類型的學校
(B)建立一個資源共享的學習網絡
(C)政府應投入更多經費於學校中
(D)政府應加強道德教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