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日 星期一

明代文學流派

1. 前七子 (明中葉)
2. 後七子 (嘉慶、隆慶時期)
  • 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等七人
  • 延續前七子,更變本加厲
  • 李攀龍:「無一語作漢以後,亦無一字不出漢以前」
  • 王世貞:「文必西漢,詩必盛唐,大歷以後書勿讀」
3. 唐宋派 (嘉慶初期)
  • 王慎中、唐順之、茅坤、歸震川等
  • 反對前後七子
  • 提倡唐宋古文,以散文為主
  • 必須有自己特色,表達情感
4. 公安派 (晚明)
  •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袁)
  • 對於傳統一律否定
  • 缺乏對現實的關懷,「詩中無一憂民字」
  • 隨時代變化而改變,「天下無百年不變的文章」
  • 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 過於淺易,流於鄙俗平俚

整理自: http://goo.gl/41kK13




國文字音


%252522sdt.gif%252522.png
























上聲有兩種變調情形:
1.上聲後面接不是上聲字,原本的上聲要變為「半上」
(半上的意思是上聲「2114」的結構,被截去後半只剩前半「211」)
2.上聲後面接上聲字,原本上聲要變「陽平」
(從上聲「2114」變成陽平聲「35」)


 ・ㄧㄚ 呀    →   ㄧ ㄩ ㄚ ㄛ ㄜ ㄝ ㄞ ㄟ
 ・ㄨㄚ 哇  →   ㄨ ㄠ ㄡ 
・ㄋㄚ  哪  →   ㄢ ㄣ
・兀ㄚ  啊  →  ㄤ ㄥ
・ㄖㄚ  啊  →  ㄓ ㄔ ㄕ ㄖ ㄦ
・ㄙㄚ  啊  → ㄗ ㄘ ㄙ